第21期:建筑环境暴露、干预与健康效应
2024年5月18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青年委员会承办、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的“菲兰建筑环境与健康系列学术论坛”第二十一期线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近千名教师和学生通过腾讯会议和视频号直播的形式参加了本期学术论坛。
第二十一期学术论坛特邀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向建帮研究员做学术报告,主题为《建筑环境暴露、干预与健康效应》。向建帮老师首先指出全球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我国室内空气污染(IAPs)带来了严重的疾病负担,研究建筑环境污染、控制及健康问题对保障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和减少社会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随后梳理了建筑环境健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问题,通常涉及电子、建环、环境、暴露、公卫、临床等多个领域。
其后以对研究进展进行了展开介绍。向建帮老师及其课题组研发了穿戴式环境与生理监测设备(WPEM),为环境健康中个体暴露精细化评估提供了便利工具;精细化评估了国室内PM2.5和O3暴露造成疾病死亡负担,揭示了不同限值场景下可避免的疾病死亡人数;探索了集中系统空气净化对人健康影响效应和相关机理,发现了低浓度臭氧对心血管功能的负面影响和可能机理;进一步探究了短期使用(12-19h)空气净化器对人暴露和健康指标的影响,发现短期使用真净化器可降低气道阻力和血栓风险(迟滞效应);还研究了光暴露干预对人心理与神经类疾病的疗愈效果,并综合问卷调查和人群队列研究的方法,探究建筑环境复合暴露对学生脑健康的影响。
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慢病防治是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内容,但我国重大疾病(NCDs,包含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病例数增长快速,而环境因素是慢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子。建筑环境营造对降低人NCDs风险和提升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下一代的建筑环境营造,需要融合疾病预防、促进健康的公卫理念和构筑防病建筑、增益建筑的建环策略。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与会师生积极提问,围绕WPEM设备的采样频率和采样高度补偿,药物干预下光疗愈的增益效果,评估环境暴露的健康因素时对混杂因素的排除与抑制,目标建筑环境的营造和目标人群的选取,油雾颗粒(不同组分)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等问题,与向建帮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开拓了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会议最后,举办方再次向本期学术论坛主讲人向建帮老师和其他与会人员表示诚挚感谢,精彩的学术报告、前沿的研究成果、深入的学术探讨共同促成了本期论坛的成功举办。本期“菲兰建筑环境与健康系列学术论坛”至此圆满落幕,诚挚期待下期论坛与诸位专家学者的线上相聚,同时热烈欢迎各高校师生的与会交流!
推荐文章
-
2024年11月23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青年委员会承办、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的“菲兰建筑环境与健康系列学术论坛”第四十二期线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近三百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和微信视频号参加了本期学术论坛 第四十二期学术论坛特邀中山大学肖胜蓝副教授做线上学术报告,主题为《表面接触网络上污染物的动态传播特征》。 肖老师首先介绍了表面接触传播途径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表面存活能力强的病原体,如非典病毒、诺如病毒和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这一途径在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尽管手卫生和表面清洁被认为是控制表面接触传播的有效方法,但其实际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为了深入研究表面传播机制及其防控的问题,肖老师及其团队先使用agent based simulation方法,对飞机舱和医院环境中被污染表面数量及其增长趋势进行了模拟,发现被污染表面数量随时间呈现出S型曲线增长,这一结果提示在污染扩散初期应加...
-
2024年11月16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青年委员会承办、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的“菲兰建筑环境与健康系列学术论坛”第四十一期线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近八百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和视频号直播的形式参加了本期学术论坛。 第四十一期学术论坛特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杨彪副教授做学术报告,主题为《作为“人-机-环”系统组成的地下空间仿天然光环境》。地下空间缺乏自然光,存在照度水平低、不均匀、眩光、环境幽闭、光源静态单一等问题,长期停留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现有的采光设计主要基于15种天空模型,以模拟直射太阳光和漫射天空光的不同比例组合。而人具有昼夜更替、冬日照明、联通外界、避免眩光等多种采光需求,天然光采光也需要考虑多种原则,此外还需要考虑天然光采光和非视觉生物效应、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等多种因素影响。杨老师进一步提出用“人-机-环&rdq...
-
2024年11月9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青年委员会承办、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的“菲兰建筑环境与健康系列学术论坛”第四十期线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数百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和视频号直播的形式参加了本期学术论坛。 第四十期学术论坛特邀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邓诗涵做学术报告,主题为《小学教室热湿与空气环境对学生因病缺勤的关联性研究》。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影响着学生生理和心理状况,为了厘清中小学生建筑环境参数与学生安全、健康和成绩之间的关系,在美国中西部城市群选择了5个学区的44所中小学,涉及了3105名小学生,8436名中学生,主要统计这些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成绩和其他环境相关参数。在环境控制方面,全部采用机械通风、无可开启外窗,而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系统或者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形式。以每周六天、每年3个季节的时间间隔进行实验测量,整个项目测量持续2年。在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参数方...